打印

[求医问药] 体内湿气太重怎么办

0
一、中医对“湿气”的理解
中医理论中的“湿气”:“湿”为六邪之一(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),属阴邪,其特性是重浊、黏滞、趋下、易阻滞气机。湿气可分为:
外湿:外界环境湿气过重(如潮湿、雨天、涉水等)侵袭人体。
内湿:脾虚运化失常、水湿内生,饮食不节、嗜酒、久坐少动常见。

湿气重的表现:
身体困重、四肢酸软
胃口差、腹胀、大便黏腻不成形
舌苔厚腻、口黏或口苦
女性白带增多
情绪易困顿、精神不振
容易长痘、皮肤油腻、暗淡

中医去湿方法
健脾化湿:健脾是祛湿关键
药物:茯苓、白术、薏苡仁、陈皮、藿香、佩兰
食疗:红豆薏米粥、山药茯苓汤、冬瓜汤
调理生活习惯
忌寒凉、油腻、甜食、生冷
多运动排湿(出汗有助于湿气排出)
保持居住环境干燥

二、西医对“湿气”的理解与类比
在西医体系中,没有“湿气”这一概念,但有一些相似或可对照的病理状态,例如:
水肿(edema):体液代谢异常导致的组织液潴留
慢性炎症或代谢障碍:如肠易激综合征、脂肪肝、代谢综合征
淋巴回流不畅、血液循环不良:造成身体沉重、疲劳等感受

西医对应的处理方式
改善代谢功能:调节饮食结构,低糖低脂高纤维
利尿药物或调理肾功能:针对水肿等问题
加强运动:促进血液与淋巴循环
心理与压力管理:部分人湿重感可能与焦虑、抑郁有关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btsy2000 金币 +20 认真回复,奖励! 2025-5-5 10:28

TOP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5-5-26 12:13